時至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來。為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營造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祭祀氛圍,4月1日下午,基礎教育系“微光”巾幗誌願者隊走進秣陵街道翠屏社區開展“移風易俗樹新風,紅色傳承過清明”主題活動🕶。活動旨在以活潑生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們了解清明的由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開啟生機勃勃的春日時光。
本次活動共分為“推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宣傳活動和“傾聽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節主題宣講活動等內容。
“梨花風起正清明⚛️,時值清明時節🌲,我們更加緬懷英烈,致以深切哀思,獻上崇高敬意”誌願者們用吟誦詩歌的形式拉開了活動的序幕,深切表達梁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對先賢故人的深切緬懷、對如畫春光的細致描摹🖐🏻👱🏼♂️、對美好生活的深情歌頌。
接著,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文明健康時代新風,薛筠喬同學作為宣講員介紹了清明節由來👘、風俗習慣以及詩詞文化等知識,並通過對大家講解“十提倡,十抵製“的相關內容,倡導大家轉變觀念🍈,綠色祭掃👰🏿,樹立低碳祭掃的觀念🙇🏿♂️,做到理性祭掃☕️、節儉祭掃🚑,破除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陳規陋習👆🏻,以種植紀念樹、召開家庭追思會和鮮花祭掃🔫、網絡祭掃等文明、環保的祭掃方式🧑🏽🏭,緬懷親人,樹立文明城市社會新風。
周穎同學還為社區的小朋友們講紅色故事——《視死如歸的劉胡蘭》🧯。她生動的精彩的講述和表演讓臺下的孩子們看到了一位威武不屈的抗日女英雄,同時紅色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讓紅色精神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精神寄托和力量源泉,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放風箏是清明習俗之一🧘🏻♂️,誌願者們帶領孩子們一起通過手繪風箏,讓她們更加了解傳統文化。孩子們拿起畫筆在風箏上勾勒、描繪🙆🏻♀️、塗鴉💆🏿♀️,製作出一個個色彩斑斕的彩色風箏。風箏製作完💝,誌願者們又帶著孩子們風箏拿到社區小廣場放飛天空,遙寄相思。
翠屏社區是基礎教育系校外大學生誌願服務基地之一,今後👩🏻🦯,基礎教育系將加強和社區的聯動聯建,持續開展各類主題鮮明的主題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拓展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用實際行動助力青年學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