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展 2024 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通知
各系🏋🏼♂️: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發揮共青團作為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天辰作用,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引領學生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現就今年天辰娱乐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
二、總體原則
1.聚焦為黨育人。牢牢把握為黨育人主責主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
2.把準活動定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天辰思政課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大思政課”建設要求💢👩👩👦,將“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把握青年學生認知特點🪣🎬、成長規律,提升實踐育人工作成效。
3.註重工作統籌🕘。註重項目聯動🉑、品牌互動,將“三下鄉”社會實踐與“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返家鄉”✥、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等工作項目融合開展,形成實踐育人工作合力👼。
4.堅持求真務實⏸🧗🏼♂️。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擺拍走秀”,力戒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突出實際導向😭,引導和推動青年學生將社會觀察📏、感悟思考、調查研究等成果收獲轉化為建設性意見和舉措🤵♀️。
三、活動內容
(一)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拓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成果🧝🏼♂️🫃🏼,結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周年主題宣傳,引導學生守好“紅色根脈”,深入參觀博物館、紀念館,走訪老黨員、老軍人等,從歷史長河中汲取智慧;感悟偉大成就,走進科技館、高新技術產業園,采訪青年黨員、青年企業家等,從現實變革中汲取動力;開展返鄉調研🧝♀️,引導學生以“家鄉之變”觀“中國之變”,感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強化思想引領👋🏽🛴,組織特色宣講團,開展有意義📝、有針對🤦♀️、有力量、有活力🧏🏻♂️、有趣味的創新理論宣講活動𓀗,用青春之歌奏響時代強音🤟🏻;拓寬宣傳渠道⚗️🙅🏽♀️,策劃創作短視頻、H5🧢、海報🧻、紅色漫畫等優秀融媒體作品,利用線上線下陣地做好新時代思想傳播,以青年之聲講好“中國故事”。
(二)助力鄉村振興,共繪富美新圖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引領學生將課堂學習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發揚實事求是精神✴️,掌握密切聯系群眾方法💂🏼♀️👳🏻,腳踏實地,自找苦吃👨🏻🔬。深入鄉村一線,特別是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廣泛實施教育關愛💇🏽♂️💢、愛心醫療🙆🏼♀️、科技支農、基層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重點項目,幫助發展鄉村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美化鄉村環境,提升鄉風文明,促進鄉村公共服務,講好鄉村振興故事🔱🧝🏼♀️。繼續深入推進“互聯網+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模式,充分利用各線上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網絡購物、短視頻傳播等形式,協助培育壯大鄉村“數字經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三)賡續文化根脈🪫,同奏時代強音
加深青年學子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組織廣大學生通過參與非遺展演、文物保護🧀、藝術創作、展館參觀等形式走近文化遺產、挖掘文化基因、踐行文化保護與傳承,著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引導學生樹牢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根植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活動,組織“普通話+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繁榮發展鄉村語言文化,促進推普數字資源宣傳👐。
(四)躬行基層一線👍🏿,勇擔社會使命
以“強國有我,青春有為”為主題✋🏼,組織青年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儀式教育、學習體驗、調查研究等;組織學生深入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踐行核心價值觀、豐富文化生活👱♂️、移風易俗倡導婚嫁新風尚等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廣泛參與關愛行動“七彩假期”誌願服務,以農村留守兒童、城市隨遷子女等少年兒童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聚焦思想引領,突出實踐育人,為黨培育共產主義接班人🤾🏼♀️;組織學生聚焦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廣泛開展綠色科考🛡、生態宣講和河流深灘、糧食節約等環保行動🦏;組織學生有序開展醫療現狀調研、衛生政策宣講、康復知識普及、急救技能培訓等活動,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面向有關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等,結合學生專業特長,開展普通話推廣💁🏼♀️🚍、學業輔導、自護教育等形式的關愛誌願服務🆒;組織引導學生進鄉村👍、進社區開展惠民展演🥗、藝術創作、體育健身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特色產業調研🤦🏻♀️、當地資源開發💽、安全生產教育🫅、就業創業等實踐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四、活動要求
1.提前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發動。各系要高度重視“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育人功能♕、體現育人作用。要周密準備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製和責任落實機製🧑🏽🏭,做好人手、資源、政策保障,滿足供給需求,合理確定團隊規模🤍,積極組織參加相關專項活動。
2.加強專業指導,打造活動品牌🧘🏽♀️。各系要選派教師隨隊指導學生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切實提高學生調查研究能力和調研報告質量。要與“返家鄉”社會實踐的組織實施相結合👩🎨🙇🏿,組織團隊和學生積極參加“2024 年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優秀調研報告征集”、“鏡頭中的三下鄉”🏋🏽♂️、“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動💆🏽🏥。
3.營造宣傳氛圍😏,深化實踐成效✋ 。各系要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形式。要做好活動總結⏯、選樹宣傳典型🏂🏿、研討交流等工作,及時將好的經驗做法提煉固化為工作路徑。要努力推進社會實踐成果培育轉化🧑💼,引導廣大師生將社會觀察🫎、調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轉化為建設性意見和舉措,積極開展“實踐歸來話成長”活動👵🏽。鼓勵學生在社會實踐調研成果基礎上形成作品🚯,積極參加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
4.追蹤實踐動態,健全安全機製🚛。各系要建立社會實踐安全保障工作體系,完善安全工作責任機製,為參加實踐師生統一購買保險,要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自覺遵紀守法,堅決防範化解意識形態等各類風險🥏👳🏿♀️。要加強安全教育管理🚶🏻♀️➡️,做好安全應急預案🥢。參加實踐師生要增強安全意識🪘,充分研判天氣變化和自然地質條件等,安全有序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共青團天辰委員會
2024 年 6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