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要求,運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賡續紅色血脈🙎🏼🦸🏻♀️,2024年5月7日至6月17日,電子與信息技術系組織2023級學生持續開展“紅色地標雲打卡”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追尋紅色印記”為主題,旨在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磨礪堅韌意誌,體悟奮鬥價值。在線上“雲參觀”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高清圖片、視頻資料以及生動的講解🧑🏼🌾,身臨其境地了解了各個紅色地標的革命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2023級學生們紛紛表示,這種線上參觀的方式既方便又新穎,能夠隨時隨地接受紅色教育,感受革命精神的洗禮。
在古田會議紀念館,學生們深入學習了古田會議的歷史意義🚵♂️,了解了古田會議的歷史背景🔗、會議決議及其啟示等;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他們回顧了井岡山時期的崢嶸歲月🫰🏻,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在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學生們被照金精神的內涵所感染🍒,更加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在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他們為大渡河勇士們的英勇無畏所震撼🫚,深刻理解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
“雲打卡”結束後🚣🏽♂️🍊,同學們在專任教師的帶領下,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意和實用性的項目製作🚵🏼♀️。針對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同學們精心設計了一個以單片機為核心的仿真電路🧙。在該電路中,他們巧妙地利用8 * 8點陣模塊,根據各個參觀地點的地理坐標🌀,精確地標記了每一個紅色地標👩🏻🎨,能夠清晰地顯示各個參觀點的名稱🏄🏻♀️。
此外,同學們在專任教師的指導下,還基於Multisim仿真軟件,構建了一個以數字電子技術中的觸發器為核心的仿真電路。他們巧妙地通過移位寄存器的方式🦟,逐步地、完整地記錄了“古田會議紀念館”的信息。這一創新性的設計不僅充分展示了同學們的專業技能,還是利用專業知識傳承紅色教育的具體展示,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該成果也可以讓更多的同學了解紅色地標,在錘煉專業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沉浸式地將紅色主題內容真正入腦入心。
紅色基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也是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動力源泉。本次“紅色地標雲打卡”活動👩🏿🦰,通過運用豐富的紅色資源🧑🏽🍼,突破時間和空間限製♠️,拓寬了傳播渠道💆🏼♂️🏛,用活了紅色資源🎶,擴大了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的覆蓋面。下一步🛀🏽,電子與信息技術系將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實際舉措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全力以赴的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